用户 | 搜书
想要更新更快,请记住我们:ouju9.com

周易全书(第四卷)_最新章节列表_现代 竭宝峰_精彩免费下载

时间:2017-02-17 23:23 /社科小说 / 编辑:武媚娘
无妄,柔爻,刚爻是小说名字叫《周易全书(第四卷)》里面的主角,这本小说的作者是竭宝峰,接下来就请各位一起来阅读小说的精彩内容:☆、上经20 上经20 二十观——蔚为大观 瘙棾坤下巽上,风地观。《序卦》云:“物大然硕可观,...

周易全书(第四卷)

作品字数:约4.2万字

小说篇幅:中短篇

更新时间:2017-01-18 01:46

《周易全书(第四卷)》在线阅读

《周易全书(第四卷)》精彩预览

☆、上经20

上经20

二十观——蔚为大观

瘙棾坤下巽上,风地观。《序卦》云:“物大然可观,故受之以观。”意为,事物发展壮大就可观了,故在表示壮大的临卦之接着是观卦。《杂卦》云:“临观之义,或与或。”意为临卦与观卦的意义,一为给与,一为取。《序卦》把观解为观看。《杂卦》解为取。观看与取是在什么意义上联系在一起的呢?彖辞说:“观天之神。”是通过观察而取天之神,把天的神用于社会成为治国理民之。临卦是用治国理民之导翰化民众,是给与。治国理民之从哪里来?要从天地自然的运行规律中去观察学习,故为取。实际上是讲君子的哲理大,也就是我们说的真理,要通过对天地自然化中,那些还鲜为人知的奥秘中去悟观察从而获得,然再把这种哲理大用以化人民,从而把社会治理好。《周易》就是这样做的。《系辞·上》说:“仰以观于天文,俯以察于地理,是故知幽明之故,原始反终,故知生之说。精气为物,游,是故知鬼神之情状。与天地相似,故不违,知周乎万物,而济天下,故不过。”圣人之从哪里来?就是从对天地的观察中悟出来的。观就是从天地奥秘中取得,临是把用于社会,所谓“济天下”,是一种给与。“与”、“”指的是的获得和使用。卦里讲对宗庙的祭祀、对天地的观察,就是指彖辞说的“天之神”。《周易》的这些内证十分明确,意义有机联系,相互证发,把“与”、“”讲成别的意思就不大妥当。总之,卦名的基本意思是观察,什么大观、可观、取、瞻仰、视察、展示等都是在观察这个意义上的引申。

观卦从乾来,由否发展而成,否卦是十二消息卦中邹敞刚退阳趋于平衡的卦,否卦的爻再向上发展一位就成为观卦。即:否瘙棲↑爻上一位,刚爻退去一爻,为瘙棾观。观卦与临卦为一组正覆卦,临的卦画上下倒置即成观卦,即:临()上下倒过来,为瘙棾观。

观,盥而不荐,有孚顒若。

【译文】

观卦,在祭祀时洁净洗手,还未献祭品,就表现出庄严恭敬的无比虔诚。

彖曰:大观在上,顺而巽,中正以观天下,观。盥而不荐,有孚顒若,下观而化也。观天之神,而四时不忒。圣人以神,而天下矣。

【译文】

德行伟大,在上被万民瞻仰,化顺利入人心,能以中正之展示天下,这就是观卦。祭祀时洁净洗手,未敬献祭品,就表现出庄严虔诚,是下民观而受到化。仰观俯察天地神秘的大,四季运行没有偏差。圣人用天地神秘的大设立化,天下人自然信

象曰:风行地上,观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

【译文】

风吹行在大地上,就是观卦。先王从中得到启示,到四方去巡视,观察民情风俗,设立化。

【辨证】

“盥”(guàn)是在祭祀洗手,“荐”是献祭享的供品,“顒”(yóng)是严敬之貌。卦辞讲的是宗庙祭祀活。古代在宗庙里举行祭祀,礼仪是十分繁盛虔敬的。大致说来,主祭的天子先要散斋七,这七天虽然可以不在净室之中,但饮食、仪容、声方面是相当洁净的。七是致斋三,这三天不仅要吃素,还要住在净室里,不能回寝宫去,要在净室按规定焚。等心内外都足够洁净虔诚之,才开始祭祀。祭祀要先尸主入庙,主祭的天子洗手。洗手的方法是由侍从用簋(特制壶)盛,主祭人把手出来放在接的盆子上方,侍从用匝向手上浇来洗。比医院的外科大夫做手术的洗手,还要多一份虔诚的心理和仪容。这就作盥。然才酌酒献尸主,尸主把酒浇在茅草上,象征被神享用了,这灌。然祭祀神,入祭礼的繁缛礼仪阶段。摆供品是“三献而荐腥,五献而荐熟”,退秩序有没完没了的讲究。连孔子都说:“禘自既灌,吾不观之矣。”就是因为太啰嗦了。但这些繁文缛礼都是为了表现出主祭人的虔诚,精诚洁齐才能式栋天地人心,虔诚之心是万万不可少的。至于祭品的多少,只要够规格就行,并不是越多越好。《左传》里讲:“黍稷非馨,明德为馨。”又说:“牺牲玉帛,弗敢加也,必以信。”大概古人也注意到了,反正摆多少神灵也不会来吃,只不过是对那些分祚而得散福的人有利,所以特别讲究虔诚。孔子那样的正经人,从灌酒之不想看了,在这之还是想看的。想看什么?就是要看主祭人的虔诚表现,以及这种虔诚所造成的育效果。观卦卦辞说:“盥而不荐,有孚顒若。”主祭人洗了手,还没有开始献祭品,那份诚敬的样子就顒顒然表现出来了,于是臣民都受到了化。从象上说,观卦由否卦发展而来,否卦是上乾下坤,乾为天、坤为地(否),而为观,观是一个放大了的艮卦,艮为门阙,高大的门阙是宗庙之象。古代祭祀,列祖列宗天地而祭享,宗庙是天子、诸侯的祖庙,故为祭祀天地先王之象。九五是全卦主爻,主爻在互艮里,艮为手,下卦为坤,坤为器皿,手在器皿之上,故为盥。盥的程序在献之,故为“盥而不荐”。九五有四个爻在下拥从,故为“有孚”,孚为诚信,故言“颐若”。“若”用如然,“顒若”是庄严虔敬的样子。

彖辞从五个方面解释观卦。(一)从主爻九五解释观卦。“大观在上”,指的是九五处在全卦的天位、尊位、上位,又是刚爻,为下面众多的爻所拥戴,德行伟大,为万民所瞻仰,是一个圣明之主。(二)从上下卦特的组上解释观卦。“顺而巽”是指下卦为坤,坤为顺;上卦为巽,巽为人,组在一起是顺利而入,德政化能顺利入人心,也是德可观之象。(三)从主爻的优上解释观卦。“中正以观天下,观。”是指主爻九五刚爻占据刚位,位正;在上卦中位,位中。九五之下的初二爻为地位,三四爻为人位,都在天下,九五居高临下观看下面,是观天下。能以中正之观天下,这就是观卦。(四)解释卦辞的意义。“盥而不荐,有孚顒若,下观而化也。”意为,祭祀时洁敬洗手,还未献祭品就表现出庄严恭敬的无比虔诚,是说在下的臣民看到主祭人的精诚就受到了化。明确指出,所谓“盥而不荐,有孚顒若”,不是指别的意思,而是在讲德的量。(五)推演观卦的重大社会意义。“观天之神,而四时不忒”,是说人们应当从观卦里学习哪些有益的东西呢?要仰观俯察天地神秘的大,看到天地运行、四季分毫不差这种谐和无间的化规律,把它学到手。“圣人以神,而天下矣。”是说圣人要把学到的天地神秘的大,用来设立化,这样天下人就会信。是讲取之于天地,用之于人民。彖辞讲“天”,也包括地。“忒”是差。“神”指隐秘未显示出来的哲理,不是什么神仙化。讲了就是天地之秘,因秘才称神。人讲的神仙化可以自立门户,不要往《周易》上贴,这里没有那个意思。

象辞先解释上下卦象的组。“风行地上,观。”是说观卦的上卦是巽,巽的基本卦象是风;下卦是坤,坤的基本卦象是地,组在一起是风在大地上吹行的卦象,这就是观卦。然讲从观卦应当受到的启发,去学习什么。“先王以省方观民设。”“省方”是到四方去视察,“观民”是观察民情风俗,“设”是设立化。古人认为风是最能化的,风一吹,坚冰都化;风是最普及的,无孔不入,吹彻人寰;风是最有征夫荔的,风吹草伏,都会倒向一边。

所以常常用风来比喻帝王的政令化。彖辞讲政令化的大取之于天地,象辞补充说怎么把它用于社会呢?圣人先要到天下四方去走一走,看看各地的风气习俗,然再结实情,酌情制订出化的方案,把天地大普及于民。这就不仅仅是观察到“风吹大地”的表面现象,而是从中学到了应当学到的有益而重大的内容。下面引一段王宗传《童溪易传》的话,了解一下古代的省方之礼。“夫省方之礼,所以观民也。

观民则之所由设也。其在虞舜之时,时当嗣位之初,岁二月东巡守,至于岱宗;五月南巡守,至于南岳;八月西巡守,至于西岳;十有一月朔,巡守至于北岳。各觐其方之,协其时,同其器数,修其礼物。自此以往,则五载一巡守,群四朝。其在《周官》,则六年五一朝,又六年王乃时巡。考制度于四岳,诸侯各朝于方岳,大明黜陟。

夫先王省方之礼,非固为是烦扰也,以谓不如是则无以观览夫民俗,而施设其条也。孟子曰:‘昔者齐景公问于宴子曰:吾观于转附朝侥,遵海而南,放于琅玡,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?晏子对曰:善哉问也!天子适诸侯曰巡守,巡守者,巡所守也。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,述职者,述所职也。无非事者。省耕而补不足,秋省敛而助不给。

夏谚曰:吾王不游,吾何以休?吾王不豫,吾何以助?一游一豫,为诸侯度。’夫由宴子之言,则先王之观亦不过曰省耕、省敛,以为补助之政云尔。故曰‘为诸侯度’。此观民设之大旨也。其在世则不然,故流连荒亡,如秦皇之出游、汉武之行幸,徒为是烦扰而无补于海内之万一矣。故曰为诸侯忧。其视先王观民设之意不亦远乎?”他认为视察与游览是不同质的两件事,游览是扰民,视察则是调查考察情况。

可见以考察为名外出旅游,国内不足还要远渡重洋,这样的事人已有警告。

初六:童观,小人无咎,君子吝。

【译文】

像儿童一样看问题,小人没有咎害,君子有吝难。

象曰:初六童观,小人也。

【译文】

初六像儿童一样看问题,是小人之

【辨证】

虞翻认为艮为童仆。这也是逸象,但考之《说卦》“艮为少男”,也比较乎情理。观卦是大艮。提到“童观”,观卦为蒙卦又提到“童蒙”。看来“艮为童仆”的说法可信。初六在观卦最下位,观的主爻是九五,九五是“大观在上”、“中正以观天下”,初六距九五最远,又是爻小民,对于九五的德政化见识不多,看得最为肤、对什么经国治世、德礼仪等朝廷美政,一窍不通,又在大艮的最下位。艮为童子少男,故为“童观”,孩子般的见识。小人是“劳者治于人”的下层劳人民,这些人《周易》作者也认为是不懂经国治世的群氓,并认为他们不懂德政化是理所当然,无可厚非的。这种观点有历史局限,但作者就是这样认识的,所以还得按作者的实际认识去分析。初六爻,爻为小人,小人见识如同孩子般肤乎情理,故“小人无咎”。但君子不能这样,君子如此薄那就有吝难了,故言“君子吝”。象辞说:“初六童观,小人也。”意为,像孩子般地看问题,这是小人正常的现象,乎其,故小人无咎。言外之意就是,非君子之,故君子有吝。这样看来,咎也罢,吝也罢,只要乎其就好。

六二:阋观,利女贞。

【译文】

从门里向外观看,女子守正有利。

象曰:阋观女贞,亦可丑也。

【译文】

从门里向外观看,女子守正有利,对君子来说就太可了。

【辨证】

“阋”义同窥。窥是偷看,阋还有从门缝里向外看的意思。不走出门来看,就难以看真切,从门缝里偷着看,更是浮光掠影,一孔之见。小孩子是看不懂,在门里看是看不清。从卦象上讲,观为大艮,艮为门阙,坤为女。六二在大艮里,又在下卦坤中,是女子从门里向外看。封建社会,女子不出闺,不下绣楼,对外边的事只能站在门里向外浮光掠影地张望一下,对九五的德政化也理解不了多少。见识比孩子强点,但还是头发见识短的人之见。但六二在下卦中位,爻居位,位正,上有九五为正应,守正的女子有利。象辞实际上是有所省略,与上一爻的象辞互文见义,是说:“阅观女贞,君子亦可丑也。”女子有人之见不可丑,因为是“女人也”。君子蛮度肠的人之见太惭了。六二离九五稍近了一步,所以见识稍强于初六。

六三:观我生,退。

【译文】

观察我的生民决定退。

象曰:观我生退,未失也。

【译文】

观察我的生民决定退,是不失正

【辨证】

人对“生”的讲法太混,有许多说法跪牛反失。九五爻辞说“观我生”,象辞解释说“观我生,观民也”。生就是生民,也就是百姓。“观我生,退”,是说观察我的生民的情况,决定还是退,是观察民情风俗决定政策。这样讲象上有据,六三在下卦坤里,坤为民众;上邻巽卦,巽为退,又在上下卦之际,可可退,有这样的象才能系这样的辞。有之君的礼仪化,要从国情民俗中来,看看人民的愿望要,制定政令化,据实际情况增减退,这与全卦的主题思想一致。象辞说:“观我生退,未失也。”意为观察人民的风俗决定退,符观卦之。这一爻还是相当好的。注重调查研究,实事是。

六四:观国之光,利用宾于王。

【译文】

观看国家礼仪盛典的光辉,利于做君王的座上客。

象曰:观国之光,尚宾也。

【译文】

观看国家礼仪盛典的光辉,是推尚贤能。

【辨证】

观国之光,主要是观礼,比如国家有大型的庆典,邀请外宾来观礼,这种礼仪往往是一个国家经济、文化、艺术、科技、政治、民意、民俗以及军事量等等方面的综反映,故为国之光。邀请参加的都是国家级别的客人,享受国宴级的待遇,故“利用宾于王”。从象上讲,观卦从否卦发展而来,是否下卦的三个爻又向上到四位,六四正是上来的关键一爻。否的下卦原是坤,坤为国,上卦原是乾,乾为君王。六四入乾里,居于坤国之上,全卦观。坤卦彖辞说“弘光大”,观卦又是大艮,为门阙,六四入门阙内部,邻九五,九五是天子。六四如同入宫阙,承接天颜,参加观礼,受到贵宾礼遇,故言“观国之光,利用宾于王”。象辞说:“观国之光,尚宾也。”尚宾是贤能的人受到崇敬推尚。爻辞有它分封制社会的特殊背景,与我们今天不同。当时虽分为众多的诸侯国,但各诸侯国同属天子的下属国家,各诸侯又大多是天子的宗室、功臣,国与国之间时有礼聘任职的做法,诸侯也可能到天子边任职。“尚宾”不仅仅是一种国家级的礼遇,还可能授以要职,大则丞相,小则侍从顾问,所以爻辞还有升官发迹之义(参见提示)。

(1 / 9)
周易全书(第四卷)

周易全书(第四卷)

作者:竭宝峰
类型:社科小说
完结:
时间:2017-02-17 23:23

相关内容
大家正在读
欧菊小说吧 | 
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

Copyright © 2003-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
(繁体中文)

站内信箱:mail